


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营造教科研提升的氛围,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发展,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16日下午在博学楼A3N308召开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交流会,会议由执行院长刘德胜主持,副校长孙辉应邀出席,全体青年教师参加。
会议伊始,刘德胜首先阐述了本次交流会的意义和价值,赞扬了教师们对教科研的付出及取得的成绩。他对本次青年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要提高认识,明确教科研的意义,这是关系着课程质量、学校发展;二要联系工作,学以致用,将所学运用于工作中,辐射更多教师;三要加强交流,共同提高,扩大本次学习交流平台效能;四要端正态度,学习持续不松懈。
(图为会议现场)
副院长陈巧巧有着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她带领的课程建设团队获得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她从课赛研交织相促、课程建设的思考、交流学习互动三个方面对《创新与创意能力》课程建设经验作了分享交流,指导青年教师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促进课程改革建设,通过教科研引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
(图为陈巧巧分享交流)
随后,副院长黄飞对2022年度的职称评审以及各序列职级职等评定条件进行了深度解读。强调所有教师要对照评定方案要求提前准备各项教科研成果,不断提高个人教科研能力。
(图为黄飞发言)
紧接着,副校长孙辉对青年教师成长指明方向,他从自身的成长经验开始分享,希望所有教师要明确目标,勤教善研,追求共赢,并且要做到善待学生、讲好每个45分钟;正视自己,提升自我;潜心钻研,不断创新。
(图为孙辉发言)
最后,执行院长刘德胜作总结讲话,他激励广大青年教师要努力形成科研团队,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中的科研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要把握好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既要注重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还要考虑到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要了解国家及学校的科研政策,有针对性地申报课题和科研奖项,要抓住每一次课题和奖项申报的机会,反复推敲,用心打磨,提高科研绩效;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业佼佼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务必要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坚决与学术腐败作斗争,坚持严谨缜密的作风和诚实守信的原则。
此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交流会,使学院青年教师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的基本路径和方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学与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院激发青年教师科研活力、营造学术氛围、推动学术交流、强化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