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203班与湾沚区康复中心携手,精心策划并圆满举办了“艺路同行 温暖童心”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热忱与老师们的专业知识为残疾儿童共筑了一段充满文温暖关怀的成长时光。
活动当日早上8时,阳光轻柔地洒在湾沚区康复中心的教室。志愿者们早早抵达,与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紧密配合,迅速完成场地布置,以最温馨的环境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活动以经典诵读《论语》拉开帷幕,志愿者们化身为亲切的“小夫子”,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诠释《论语》中的深刻智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孩子们紧紧跟随老师的节奏跟读,尽管部分发音不够清晰,但那份认真与专注令人动容。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在一旁密切关注,适时给予补充和引导,确保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典内涵。志愿者们还结合趣味小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为人处世的道理,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
随后,国画课程开启了艺术的奇妙大门。志愿者们与专业美术老师一同为孩子们准备好笔墨纸砚,从简单的线条勾勒到色彩的涂抹,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进艺术创作的天地。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葡萄”,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纯真的想象。志愿者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手把手地指导握笔姿势和调色技巧,耐心解答疑问,鼓励他们大胆创作。美术老师则从专业角度,为孩子们的作品提供点评和建议,帮助他们提升绘画技巧。现场满是孩子们的惊叹声与欢笑声,宣纸在他们笔下逐渐变得五彩斑斓。
舞蹈课程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欢快的音乐响起,老师和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伸展肢体,翩翩起舞。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状况,舞蹈动作经过特别设计,简单易学又充满乐趣。老师们站在队伍前方,精准地示范每一个动作,用鼓励的眼神和话语陪伴孩子们跟上节奏。孩子们努力地舞动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舞蹈的世界里,他们忘却了身体的不便,尽情释放活力,用肢体语言表达着内心的快乐。
课程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学习收获。他们自豪地展示国画作品,讲述从《论语》中学到的小故事,现场温馨感人。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们亲密合影,用相机定格这一美好瞬间。
(图为活动现场)
上午10时,活动接近尾声,志愿者们认真清理场地,将教室恢复如初。此次活动的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传统文化与艺术课程,为残疾儿童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表达能力,感受社会的关爱。未来,我们会持续开展类似活动,为更多孩子带去温暖与希望。”
此次“艺路同行 温暖童心”活动,不仅丰富了残疾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传递了社会的关爱。在未来,期待更多的爱心力量汇聚,为特殊群体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图为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