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工作 > 详情页
探索AI赋能英语教学新路径:英语教研室顺利开展“AI赋能教学”创新案例分享会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11-26

近日,为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趋势,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教研室成功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案例翔实的“AI赋能教学”内部研讨会。会议由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陈娜主持,多位骨干及青年教师依次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一线中融合AI工具的创新实践,现场研讨气氛热烈。

1.丁芊老师:AI可视化助力日语听力阅读

丁芊老师分享了如何利用“豆包”AI生成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图片,用于辅助日语听力与阅读教学。该方法特别针对学生“听读能力大大弱于读写能力”的学情痛点,通过“听短文+看AI图+选择匹配内容”的模式,有效降低了理解门槛,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2.陈娜老师:AI作为自主写作与批改的助手

陈娜老师以“大学生活”为话题,展示了其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全新设计。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利用AI工具进行自主写作与批改。通过“豆包”、“讯飞星火”等平台,学生需要学习并实践如何写出有效的指令,从而让AI成为个性化的写作伙伴与初稿评审员。

image.png

(图为分享会现场)

3.祁亚伟老师:模拟职场中的口语指令实训

祁亚伟老师重点介绍了“国际模拟职场实训”课程。该课程将口语实训作为核心,要求学生与“豆包”AI进行情景口语互动。祁老师创新性地采用了“程序性”引导方法:先由教师提供标准的Prompt进行示范,随后学生必须自主提出指令与AI交互,强调了从模仿到自主应用的能力跃迁。

4.王晴晴老师:AI赋能汉英翻译与语言点挖掘

王晴晴老师以“丽江古城”的汉英翻译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I识别并提取文本中的高频表达与核心句型。她鼓励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利用AI对语言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自主搜集和整理相关四级预测题,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提炼与自主学习能力。

5.洪婷老师:游戏化与结构化词汇教学

洪婷老师的分享聚焦于词汇教学。她利用AI帮助学生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记住单元单词的含义,二是能够运用核心词汇组合成段。AI工具为学生快速提供单词的中文意思、词性、例句和翻译,形成了立体的词汇学习网络。更值得一提的是,她通过AI生成了“单词消消乐”游戏,让词汇记忆在游戏中得以巩固。

6.张晶玫老师:AI语音互换促进英汉互译

张晶玫老师在英汉互译课堂上引入了“ttsmaker”等语音工具。学生完成翻译后,利用AI生成音频,并在小组内进行互换和聆听,这不仅锻炼了翻译能力,还增加了学习的多样性和同伴互动的乐趣。

7.许睿婧老师:构建情感词汇场与AI角色配音

许睿婧老师在讲解“The Louvre Pyramid that Shocked Paris”一文时,进行了一场深度的情感教学探索。她首先将课文关键词汇输入AI,下达指令构建“情感词汇场”,帮助学生立体感知文本情绪。随后,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分配任务,学生选择不同角色,利用AI语音生成工具充当“AI配音员”,进行分组探索与展示,并最终合作构建出课文的知识图谱。

8.周宝航老师:AI对比反思深化翻译理念

周宝航老师的英汉、汉英翻译课以“形合和意合”这一核心话题为主线。她首先运用AI翻译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中英文语言结构的差异,并利用AI生成与话题相关的视频内容辅助理解。在小组合作实践后,学生进一步利用AI工具修改自己的译文,并最终撰写反思报告,形成了一个“实践-技术辅助修改-反思”的完整学习闭环。

9.张银银老师:三阶段AI赋能综合英语课堂

张银银老师以“AIDS”这篇课文为例,系统展示了AI在“课前-课中-课下”三阶段的应用。课前,借助AI压缩短文,生成包含核心单词、短语的基础习题;课中,AI根据文章脉络对单词进行归类(如天真、绝望、支持、成长类),并生成核心词汇卡片并进行思维整合;课下,学生借助AI生成包含重难点单词的句群,并完成创造性输出——如写一封信给课文中的大卫,并将作文上传至iWrite平台,最后利用AI修改写作框架,实现了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赋能。

image.png

(图为教师在进行案例分享)

本次研讨会顺利召开,不仅是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探索 AI工具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尝试,也是学校开展“AI 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以来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的实际践行,标志着英语教研室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会教师一致认为,AI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能够成为深度融入英语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赋能者”。未来,英语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探索AI 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动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