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科研
学术交流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交流
  • 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第六届“皖江论坛”暨2025 年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年会在合肥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主办、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承办,以“重构・融通・复合:AI 赋能外语学科创新和发展”为主题,吸引了省内外高校外语专家学者及大中小学一线教师三百余人齐聚庐州,共话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组织多位英语教师参会,全程沉浸式学习交流。(图为参会教师合影)论坛为期一天半,涵盖开幕式、主题报告、分论坛、颁奖、年会工作报告和闭幕式等多个环节。开幕式上,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益辉介绍了该校外语教育特色及办学成果,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会长朱跃教授强调,在人工智能浪潮与 “新文科” 建设背景下,本次论坛主题是对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为外语学科发展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图为益辉书记发言)(图为朱跃会长发言)主旨报告环节,省社科联韩修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登台分享。韩修良秘书长围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十五五’发展”,阐述了外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11-20
  • 本网讯 2025年11月13日下午15:00,题为“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专题讲座在A9综合科技楼S105一号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王中平担任主讲嘉宾。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罗从文、数学教研室与物理教研室全体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为主讲人王中平副主任)讲座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内容系统性地分为三大板块:AI辅助教学、AI融入物理实验教学以及AI赋能物理实验教学。王中平首先从宏观背景切入,深入剖析了当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阐释了人工智能(AI)的核心概念与发展,并重申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国家最新的教学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分享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先进实践经验:通过“课程分级+模块化教学”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实验超市”体系,广泛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并在预习环节引入AI数字人助教,进行引导式、分知识点的精细化讲解与评判。这一模式能够动态追踪学生的学习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11-15
  • 为把握外语教育发展前沿动态,加强区域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英语教学水平与师资队伍建设,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校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张银银、陈娜、石凌、王文卓四位教师代表参加了第十九届华东外语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语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围绕数字赋能、学科融合与教育变革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本次论坛由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主办,聚焦“AI赋能·文明互鉴: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担当”这一主题,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分组讨论等多个环节,旨在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共同推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整场研修由集美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张海燕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山东大学马文教授分别做主旨汇报。其中,王欣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外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应从单一的语言技能转向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复合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11-05
  • 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25年7月29日至8月1日,全国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英语类专业)在武汉成功举办。全国600多位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英语类专业深化“三进”工作的实施路径,交流数智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教学实践。我校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唐蕾和吴琼参加了此次培训。(图为参会教师合影)本次培训以"深化'三进'工作,创新数智教学"为主题,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外语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本期研修班共设置主旨报告、教学示范、“教学之星”大赛和“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四个环节。研修班首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有中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程维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学术报告。孙有中教授在其主旨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传播格局面临"他述"与"他塑"的挑战,外语教育必须升级为跨文化教育,着力培养"懂中国、知世界"的新型人才,这是外语教育在当代中国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也是外语教育最紧迫的任务。程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8-05
  •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2025年7月25日至7月28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成都举办了2025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第五期。近千名教师相聚成都,共探新时代外语教育转型方向,共商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方案。本次研修班聚焦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通过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和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为全国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我校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石凌、王文卓参加了此次研修学习。(图为我院参会教师)本次研修以“跨越 超越 卓越”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教学示范和“教学之星”大赛和“高等外语教育服务创新发展交流”四个环节。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的使命担当,积极探索数智时代教学新路径。整场研修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社分社社长任倩主持,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清华大学田园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张钫炜教授就外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做主旨汇报。其中,俞洪亮教授指出,外语教育转型发展要基于中国语境、国际视野、技术融合三大坐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8-02
  •   为提升通识教育与外国学院外语教师对“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教学能力,推动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深度融合,英语教研室组织恽芳芸老师和王晨老师于2025年7月26日至29日赴武汉,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大学英语)观摩活动。本次活动,众多高校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教学发展。(图为我校教师参训)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围绕“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智慧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讲解。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强调教师应充分用好教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扎实推进“三进”工作;电子科技大学胡杰辉教授指出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方法创新三方面努力,有效使用教材,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浙江大学李莎老师提议从主题融合、技能融合、任务融合、特色融合四方面进行教材融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介绍了基于课堂的质性研究、行动研究与课例研究三种实践研究方法。同时,专家们结合《理解当代中国》教材与课堂教学实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