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科研
学术交流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交流
  • 仲夏时节,位于芜湖弋江区的海螺大酒店内,学术气氛浓厚,思想碰撞激烈。6月14日至15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外国文学与人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此举行。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一行积极参与了这一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同仁共同探讨外国文学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课题。本次研讨会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探讨了其对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带来的深远变革。会议的核心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坚守文学教育的人文内核,发扬其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二是如何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让经典文学继续发挥塑造人类灵魂、沟通文明的重要作用。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育知识体系,必须坚持“以我为本、服务国家”的理念,将前沿科技的探索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崛起,并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图为参会教师合影)本次会议的议程紧凑而富有深度,内容充实且涵盖广泛。14日上午,简朴而热烈的开幕式过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6-17
  • 5月21至22日,我院公共英语语教研室副主任周宝航、教师丁芊参加于江苏徐州举办的高等外语教育“三进”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针对“三进”铸魂・数智赋能・传播导向——教育强国建设引领高等外语教育创新发展的主题,协助高校及高校教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创新数智赋能背景下“三进” 课程建设,探索“三进”实践教育路径,帮助高校提升教师“三进”教学能力,创新外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加快培养能够理解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简单的开幕式后,首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校长进行主旨报告。孙校长提出要提高认识,解决纯粹为了应付工作的现象,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外语类专业的要求,培育“三有人才”。理解中国、沟通世界,是外语类专业最大的课程思政,是外语类专业新文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接下来,江苏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袁靖宇针对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5-25
  • 为深化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推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4月23日特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杨勇开展学术分享讲座。本次专题学术讲座在学院会议室A1博雅楼N502培训室举行,物理教研室全体无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讲座开始,副院长罗从文(主持工作)首先对杨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然后在致辞中强调:“学院的科研思路始终是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着重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希望通过这样的讲座与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传帮带作用,以提高大家的学术水平和自主科研能力。”另外,罗院长还介绍了杨教授的科研成果,包括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面上项目、发表SCI等论文40余篇的科研履历,希望大家能够对今天的讲座有所收获。 (图为罗从文致辞)然后杨教授以“在原子分子和电子层次上理解材料的结构和物性”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专业概念,系统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核心内容及相关研究工作。杨教授分享时生动热烈,老师们听着也都很投入。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4-25
  • 2025年4月17-19日,外语教育与教学出版社主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福耀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构建自主培养体系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和策略。通识教育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的张银银和周宝航两位老师受邀参加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的分主题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包括“深化‘三进’工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服务外语人才自主培养”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每个主题都紧密结合当前教育和科技发展趋势,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两位老师在会后,通过深入的主题讨论和互动交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数字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这一议题下,他们对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学效果有了新的感知和理解。两位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4-2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强调“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外语专业承担着培养专业化国际人才、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责任。在AI时代,唯有合理布局、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学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4月10日至13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唐静老师带领陈娜、石凌两位老师,参加了第十八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此次论坛重点研讨了2035远景目标下的外语专业的变革与发展路径。4月12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查明建、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复旦大学教授高永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尚必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徐锦芬等做主旨报告,围绕AI技术赋能、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跨学科课程建设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分享了本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思路、外语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路径,为推进外语教育数字化变革贡献智慧方案。(图为会议现场)4月12日下午,澳门大学特聘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4-14
  • 为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院科研氛围和教师科研能力,2025年3月7日上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特别邀请到三峡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蹇继贵来学院作学术分享。本次专题学术讲座在学院会议室A1N502举行,数学教研室全体无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讲座开始,副院长(主持工作)罗从文首先对蹇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紧接着详细介绍了蹇教授的学术资历和科研经历与成果,尤其是已经发表被SCI/EI收录90多篇文章。 (图为罗院长欢迎致辞)然后蹇教授以"中立型惯性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同步"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专业概念,系统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背景、核心内容及相关研究工作。蹇教授分享时生动热烈,老师们听着也都很投入。 (图为蹇教授作学术分享)在研讨环节,年轻老师们表示虽然方向不一致,但很有收获。蹇教授说,做研究不需要打基础,需要什么学什么,研究到哪学到哪,即使方向不同,也欢迎各位感兴趣老师一起合作交流。刘树德教授也提到自己的研究虽然主要在微分方程奇异摄动方面,但有些方法比如仿真图象在纯理论研究中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