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英语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夯实教学基础,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汪昆老师于11月28日上午第3节课,展开《大学英语(1)》第三单元内容的随堂公开课,多位没有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参与观摩学习。本次公开课原定于在标准智慧教室展开,由于疫情影响,状况突发,应教务处要求临时调整至线上进行。虽然是线上公开课,但是教师们仍然较为热情地旁听并在结束后进行了学习交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门课程将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实施。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



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们不断追求的主旋律,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自学期初以来,展开了各种教学活动来打磨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11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英专教研室唐静老师在英语2101班开展了综合英语(3)第5单元 Chinese Food全英文公开课,英语教研室张晶玫、宣戈璐、王静、林晓娟参加了听课活动。 图一:唐静老师在课堂授课本节课是关于中国食物的导入课,以引入纽约摄影师Mr. Hargreaves世界食物地图(Food Maps)为开端,唐静老师通过猜拼图的方法,带领学生鉴赏世界上的标志性食物(iconic delicacies),给同学们带来感官盛宴的同时,将今天的“主菜”--中国食物呈现在大家面前,运用课堂互动、讨论法来探讨中国的主要地方菜系,以及国外备受欢迎的中国菜,并通过对比法来比较四大菜系,并着墨对川菜进行了详细讲解,将其与奢侈的皇家菜系“鲁菜”进行对比,把川菜比作“热情洋溢、伶牙俐齿”的川妹子,但是却是简单而百味无穷的神奇菜系。 图二:四川菜的描述讲解在课堂最后,采用了批判性思



为了促进英语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张银银老师于11月25日上午1-2节课,展开《综合英语(3)》第五单元内容的随堂公开课,无教学任务的教师英语参与观摩学习。本次公开课原定于上午1-2节在标准智慧教室展开,由于疫情影响,状况突发,临时调整至线上进行。虽然公开课以在线形式展开,年轻教师们参与交流学习的热情依旧。《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常用句型,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具备基本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因而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该课程也不断融入思政元素,达成并提高课程“育人”的功能和效果。张银银老师在教学中,将课前学时线上的自主学习与课中教师的教学相结合,学生课前完成单词等知识点的预习,完成相应的任务;课中,教师首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紧接着,结合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内容,采用问题启发的方式,逐步推进课文的讲解,重点关注结构、句



为深入推进通识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提升学院教学质量,通识学院于11月16日下午在博学楼N308开展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题宣讲会。会议由通识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主持,副院长孙立汇报,全体教师参与会议。 (刘德胜主持会议) (孙立现场汇报)孙立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概况、制度保障、工作举措以及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会议上,孙立介绍了我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调了我校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编制的《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手册》,手册包括专业、课程、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四册,分别介绍了我校对上述四个质量保障环节的基本质量保障体系设计、制度建设与材料规范、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及评估方式等内容,体现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保障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孙立在会上提到的要求与标准让与会教师再次深刻意识到强化质量意识的重要性。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在课堂,教师要树立现代质量理念,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有良好的意识、认真的态度、积极的



2022年10月26日,为了加强《创新与创意能力》课程组对于首届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的重视,为了更好的磨炼任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综合素质教研室在A1博雅楼N502会议室举行了第九周座谈例会。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副院长陈巧巧、教研室主任洪杰及全体专职教师参加。 首先,副院长陈巧巧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首届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举办通知进行详情解读,传达学校对于首届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的重视,本次大赛是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现形式。同时副院长陈巧巧对于大赛赛程安排、申报要求及原创性再次进行强调,务必精准把握评分标准,保障大赛公平公正进行。各位任课教师也积极参与讨论赛程安排,评分规则,对大赛安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次,综合素质教研室的李婷婷老师和曹义兵老师分别进行《创新与创意能力》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的讲解。李婷婷老师结合体验式教学的思路,以“绳子打结”的小游戏引入课程内容,进行团队破冰,不仅增加了授课班



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团队专业能力和教学素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综合素质教研室于10月19日在博雅楼A1N506开展磨课活动。会议由综合素质教研室教师周启航主持,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巧巧、教研室主任洪杰及全体专职教师参加。综合素质教研室教师周启航从课程回顾、新内容讲解、教学设计流程、课堂互动及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充分展示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素养与能力。综合素质教研室新教师曹义兵从课程定位、课程考核目标、新内容讲解及课后任务进行了说课。陈巧巧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精彩部分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把控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尤其在如何把握课程内容与案例选取的合理性上进行了详细指导。此外,陈巧巧还对新教师磨课工作计划、教师听课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磨课现场会议上,综合素质教研室教师还对双创课程的项目评分标准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首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实施方案,充分诠释了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理念,为全面推进



为加强教学交流,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陈娜老师于10月20日,在标准型智慧教室开展了《大学英语(3)》的随堂公开课,无教学任务的英语教师全部参加观摩。 (图为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在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培养人文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陈娜老师在教学中,展示了Unit3. Life stories第一课的主要环节,包括话题导入,背景介绍和课文快速阅读。内容安排紧凑、教学形式多样、课内课外衔接有序。在课程学习前,教师就将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在U校园完成有关idol worship(偶像崇拜)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写作;随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学生作业点评,这就充分发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导入新单元的学习,做到了第一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在背景介绍环节,教师的内容设计紧贴时事,并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将课程重点融入,并进一步通过背景资料解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品质的人才值得被社会追捧,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材



喜迎二十大召开,新的篇章,新的征程。以习近平中书记有关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思政内容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力度,加强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适配度为目标。10月19日下午14时,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数学教研室全体专职教师参与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堂”的主题备课活动。2名马克思学院思政教师受邀参与本次活动。 图为集体备课讨论现场 图为汇报现场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对于各执教课程教学过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讨内容涉及教学前期准备,例如教案撰写和教学课件制作等;教学过程中的恰到好处的融合,教学结束的总结反思等。活动现场气氛浓厚,与会教师们畅所欲言,思想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不少不错的课程思政建议和举措。例如:思政融于课堂在精不在多,有时候一句话就可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很好的启发;思政育人也是综合育人,教学先学做人,数学课堂要兼顾知识和综合素养两个方面。 图为教授们在集中探讨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加深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走深走实。是一次有实际效益的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头脑风暴,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