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教学质量人人过关”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综合素质教研室于9月21日下午,在博雅楼A1N502组织开展主题为“精研细磨提质量,凝心聚力促成长”课程打磨研讨会。会议由综合素质教研室教师周启航主持,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德胜,副院长陈巧巧及教研室全体专职及部分行政兼课教师出席本次会议。会上综合素质教研室教师周启航和朱苗苗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示范课展示,两位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分别从课程的定位和缘起、课程考核目标、新内容讲解、教学设计流程以及课后任务及练习的教学思路逐步推进,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智慧教学工具,授课思路清晰,老师们从细节着手,精益求精,注重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践行。磨课现场在磨课研讨过程中,大家不仅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同时也是突破创新的过程。每位老师磨课活动结束后,刘德胜、陈巧巧及在座的其他教师们纷纷都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既肯定教师在授课中的精彩之处,也提出实施性较强的建议与意见。陈巧



为响应“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部署、深化课程思政改革,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召集公共英语课程授课教师,于9月21日下午14:30分,参与课程思政改革研讨会议,共同探讨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3)课程的思政教学工作。此次会议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畅、王瑀两位教师参会,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专业的指导。会议开始,周宝航老师主持展开大学英语(3)第三单元的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再带领授课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做到课程思政元素嵌入教学内容,做到“润物细无声”。相关的授课教师各抒己见,不仅提供了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还就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陈娜老师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角度,认为大学生当下的年纪容易对社会公众人物产生崇拜情绪,偶像崇拜现象比较普遍,可以通过奥黛丽的事迹,以及延伸的其他国内外公众人物的正面的事例故事,要学生进行概述和总结,发现这些人物的共同闪光点,结合国内疫情下白衣天使的事迹,学会崇拜具有高尚品质和人格的人,并以此为榜样来培养高尚情操。讨论结束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教研活动的通知》(质字〔2022〕22号)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的要求,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于9月2日完成了各教研室“教学质量人人过关”的教研活动。本次“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活动目标是“规范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打造精彩一课”。为了使此次活动有序开展,学院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活动安排,共分成6个教研室(英语、数学、物理、体育、素培、心理健康),每个小组由教研室主任负责主持,教研室内近三学期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秀以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等优秀教师为评委。此次活动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宗旨下有序开展。活动中各位评委老师针对教师课堂表现、课件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每一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指导,提出了众多专业性指导建议。(图为教师磨课现场1)(图为教师磨课现场2)(图为教师磨课现场3)通识学院通过此次活动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



为落实学校“教学质量人人过关”的总体要求,营造良好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氛围,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综合素质教研室于8月31日下午,在博雅楼A1N408组织开展主题为“展课堂风采 促教学创新”的新学期首轮磨课教研活动。综合素质教研室全体专职教师、校内行政兼课教师出席本次会议。磨课现场首先,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围绕本学期各自所承担的课程进行45分钟的课堂教学现场展示,现场观摩老师则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课件设计、教态等方面对每一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全面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磨课现场随后,教研室教师们围绕本学期开设的《创新与创意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职场应用写作》三门课程,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手段运用、课前学情分析、教学质量评估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研讨,对新学期课程教学有了更加精准的理解和定位,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推进走好坚实的一步。课程集体研讨是综合素质教研室始终坚持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全体教师要持之以恒“做实、做优、做精”,充分发挥教学团队集体



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的生命线,也是合格评估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为落实学校关于“教学质量,人人过关”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数学教研室教师队伍建设,检验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按照学院暑期工作要求,经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数学教研室会议研究决定,于2022年8月23日,在A3N501和A3N503组织开展教师“磨课”活动,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磨课活动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宗旨下有序开展。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模拟授课1节,时长安排在二十分钟左右。由刘树德教授担任评委组组长,评委组成员由张明望教授、宋卫东教授、朱水源教授、宋寿柏教授和束立生教授组成。磨课现场活动中各位教授针对课堂表现,从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师语言表达以及课堂气氛活跃等方面对每一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指导,提出了众多专业性指导建议。听课组的老师们希望年轻教师向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虚心请教,多多听课认真备课,



为了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素养,通识学院体育教研室于8月22日在博雅楼A1n503开展体育教师磨课活动,体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每个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各个俱乐部课程内容进行说课,对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标准的示范动作,处处凸显着体育学科的本质。课后,两位教研室主任和所有体育教师进行了深入研讨,从课堂结构到教学的细微处,多角度、全方面发表各自见解,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此次体育磨课的举行,不仅能够提高我们自身能力的水平,还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用很好的方法改进,提升我们业务水平,使我们参与者对今后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深化我校混合式、项目式教学改革,迎接合格评估,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42名教师通过面对面的形式,于2022年8月17-19日展开了本学期第一场教学研讨会议和第一轮磨课活动。虽然尚未正式开学,英语教师们热情不减,积极投入教研室的各项工作。8月17日,英语教研室经过前期的工作准备,集中42名英语教师就新学期英语课程改革展开了一场热烈的研讨。会议开始,由陈蕾和唐静两位老师,带领与会人员梳理了2022版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就教师在大纲修订、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前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沟通有无,为英语专业课程的混合式、项目式教学改革“驱散迷雾”。接着,张银银和周宝航老师简要回顾了暑期《大学英语(1)》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进程,解答各任务小组提出的问题。任务组就线上、线下课程具体内容界定、资源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教学改革最终的方案。研讨结束前,教师们均表示,会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次教学研讨也



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若不苦练,焉能艺精深?自2021年暑期以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进行了多轮磨课,成效显著。英语教研室的青年教师们把磨课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让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展示近两个学期以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成果,英语教研室青年教师主动申请进行系列随堂英语公开课。 (英语教研室青年教师系列随堂公开课时间安排表)近日,受到疫情影响,本次青年教师系列随堂公开课采用线上教学模式,但空间的限制也拦不住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追求。4月22日上午第三节课,王晨老师使用腾讯会议直播结合讯飞爱课堂为大家带来了英语教研室青年教师系列随堂公开课最后一场——大学英语(2)的线上教学。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课后翻译习题的讲解。王老师经过教研室的多轮磨课和课堂教学实践后,对爱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功能应用得心应手,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激励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王老师首先通过默写句子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课文所学内容,查缺补漏,夯实单词基础的同时,也带领学生掌握更高层次的语法和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