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024年4月12日,综合素质教研室《劳动能力与素养》课程组在A1S502会议室召开“精研磨课助教改,三融三进强师资——第四轮磨课”会议。首先,课程组新教师刘思、左璐璐、姚庆阳老师围绕课程的第一、二章内容,从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展示。三位老师逻辑清晰,课程内容讲解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方法、讲课技巧等能力。随后,教研室老师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关建议,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技能,也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宝贵的反馈。 (图为磨课现场)本次磨课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也深化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提高了对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的能力,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4-15

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4年3月27日,体育教研室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此次活动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燕玉、吴佳教师参与研讨,并给予现场指导。本次研讨内容围绕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法、突破点以及如何从教学设计上突出体育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来讨论。研讨会上,参会教师立足自己担任的俱乐部课程,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图为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现场)通过本次会议,老师们充分了解了体育课程的特点,对体育课程思政融入途径更加清晰,努力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做到全方位育人,切实发挥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功能,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4-15

在全球化经济日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交流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外贸英文函电能力,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于今日上午举办了一场生动而富有实践意义的外贸英文函电公开课。此次公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函电的写作技巧,提升他们的交际沟通能力,进而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职场需求。4月8日上午,徐雅静老师在A3N403教室开展了本次《外贸英文函电》随堂公开课。(图为公开课现场)公开课分为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两个环节。首先,讲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就国际贸易函电中还盘的写作原则、格式、常用词汇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举实例、分析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函电的写作要点,为他们今后的职场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为课程思政部分内容融入)随后,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操作环节中。他们分组展开了一场生动的角色扮演,模拟了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函电往来情景。在讲师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尝试撰写了换盘,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并加深了对国际贸易交流的理解。(图为师生互动)此次外贸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4-09

3月22日下午14点,在学院小会议室召开《劳动能力与素养》课程的第三轮磨课。课程组负责人王蕾老师首先就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安排,接着,季文蓉老师就课程的第五、六章内容进行了讲解,主题围绕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两大核心素养。随后,与会的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点评,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总结。 (图为季文蓉进行课程分享)季文蓉老师的讲解不仅详细解读了章节内容,更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这一环节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范例。与会的老师们积极参与点评,分享了各自的经验总结。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见解和建议,包括如何更有效地融入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的教学元素,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思路。 (图为与会老师进行交流)王蕾老师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通过磨课活动,教师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4-08

4月1日下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各组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打造精彩课程,旨在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日常教学中,以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引领,为学生带来更加深入、生动的课程体验。此次集体备课有幸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燕玉老师进行指导,为备课内容提供了宝贵的补充和建议。徐雅静组首先以“人生阶段”为主题进行了导入,通过观看视频和探讨奥德赛的定义,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青年阶段的特点和意义。随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观的语录,进行了总结。(徐雅静组)泛读部分,汪昆组通过文章分段的方式,介绍了中国文化中不同人生阶段的名词,并重点突出了“三十而立”这一重要节点;同时,结合与父母的家庭关系,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总结部分,通过《劝学》选段,强调了树立青年观的重要性。接着,翟葵组在精读部分,通过词汇翻译和举例的方式,从二十大报告中选取适当的例子,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报告精神。同时,通过结合朱自清的《背影》,引申了课文内容,以文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4-02

  线性代数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程,通常都被认为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距甚远。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不同学科中渗透思政元素,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探索的新方向。数学教研室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号召,于2024年3月26日开展了线性代数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通识学院副院长黄飞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晨等4位老师也参加并给出交流意见。  首先,数学教研室朱文杰老师分享了线性代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出了本门课程的思政目标以及融入难点,并初步探讨了如何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抽象的数学概念中。(图为朱文杰老师讲解)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教学方案设计,教师们共同研究了如何在讲授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等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数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授们也都给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主,课程思政为辅,从自身做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不能脱离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要系统的融入课程思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图为教授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3-28

2024年3月19日上午第三节课,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物理教研室在博学楼A3S301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教学改革观摩课。本次观摩课由倪程鹏老师主讲,物理教研室主任孙金芳、教学秘书吴双璇以及物理教研室新入职刘举、李庆教师参与听课。  倪程鹏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到场的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大学物理观摩课。本次观摩课精心选取了大学物理(一)第三章第三节动能定理的主要内容,动能定理一直以来在课程教学乃至工程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倪老师紧扣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动能定理的物理学知识,结合具体课程案例,深化了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观摩课期间,倪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讨论、举例分析、课堂提问互动等,以生物中自养和异养以及人体系统与今天的物理学知识作类比,启发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内力做功与外力做功的特点,使得课堂氛围热烈而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踊跃发言,不仅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风貌,也充分体现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3-19

为切实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培养优秀青年教师,3月12日下午,数学教研室在A1S401展开磨课研讨活动,黄飞副院长及全体教研室教师参加本次活动。针对磨课研讨活动,学院高度重视,教研室精心制定方案,授课教师积极开展研讨,切实做到以“磨”促教。本次磨课首先由何谦、赵亮、蒋鹏飞3位年轻教师分别就其所担任课程中某一章节进行完整的教学环节试讲,黄飞副院长、刘树德教授、宋卫东教授、朱水源教授和束立生教授担任主要评委,给磨课教师进行点评和建议,其他教师观摩学习并参与讨论。(图为磨课点评现场)试讲结束后,评委们首先对各位试讲教师给予了肯定,通过前面几轮磨课,大家有了很大进步,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在互动环节中,其他教师也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年轻教师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轮磨课活动不仅是教研交流的机会,更是难得的教师成长的过程。年轻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磨课活动,不仅开拓了思路,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