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26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提供政策法规和业务指导,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以“科学职业指导,精准就业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全国赛在四川省宜宾市举办。(图为颁奖仪式)经过笔试、说课、精品课等环节比拼,我校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陈巧巧代表安徽省以半决赛第一名,决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勇夺求职能力实训“全国十佳”讲师荣誉,刷新了芜湖市参加该项国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将代表安徽省进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进行国家级培训师的课程学习。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是为了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助力脱贫攻坚和稳就业的一项重要活动。该竞赛涵盖了职业指导人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和求职能力实训讲师等多个类别,并设立了“全国十佳”等荣誉称号,以表彰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激励先进、树立典型。




9月18日至20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联合科技处举办“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 教学创新设计与深度应用教学工作坊”走进黑龙江,黑龙江职业学院创新与创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孙亮、科研与校企合作处副处长王实及70余名骨干教师120人参加培训。9月20日上午,教学工作坊正式开班。黑龙江职业学院创新与创业学院院长朱晓丹主持开班式。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巧巧做工作坊、师资、专题课程介绍。(图为我校教师授课)本次工作坊以《创新与创意能力》课程为中心,由科技处处长兼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高涛,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巧巧,综合素质教研室副主任洪杰,省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师资库专家汪婷婷,分别讲授《创新思维驱动教育革新》《创新思维革新教育应用路径探索》《“三维联动”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具身体验课程示范课》《专创融合-专利材料书写培训和指导》等专题内容。(图为工作坊参训教师合影)孙亮对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欢迎,从增强紧迫意识、开拓思维视野、珍惜学习机会、提升工作能力等方面,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参




2024年9月25日星期三下午,一场关于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测量技术的专题汇报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A7N501举行。本次汇报由2023年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韩玉龙主讲,旨在探讨里德堡原子在电场测量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报告由物理教研室主任孙金芳主持,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立、黄飞以及物理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汇报。(图为汇报现场)在汇报中,主讲教师韩玉龙详细介绍了里德堡原子的特性及其在电场测量中的独特优势。里德堡原子具有高度激发的电子态和较长的寿命,这使得它们对外界电场的变化非常敏感。通过观测EIT光谱的变化,可以实现对电场强度的高精度测量。此外,里德堡原子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图为韩玉龙汇报)主讲教师韩玉龙进一步分享了访学期间在实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通过三步跃迁将原子激发到Rydberg态。工作采用1470nm和780nm激光代替510nm激光,采用四能级结构的方式制备了Cs原子的Rydberg态,从而避免了短波激光器的使用,同时可减少铯泡




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素养,2024年9月19日下午2:00在A3博学楼W301教室,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邀请安徽工程大学翻译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张凤梅教授一行做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学习与译者素养”主题讲座。讲座由教学副院长孙立主持,英语专业2022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首先,孙立向同学们隆重介绍张凤梅教授、王钰博士以及现在安徽工程大学攻读翻译硕士我校2019级英语专业毕业生鲁云凤一行。(图为孙立主持讲座)讲座伊始,张凤梅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随处可见,我们还需要学翻译吗?”这一问题开启了本次精彩纷呈的讲座。张教授指出,机器翻译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高层级的翻译应该是“语义对应”,她融入一些著名翻译家的理论,向同学们深刻地阐述了翻译的内涵。通过介绍现在热映的电影片名和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英文著作书名英译,她向同学们展示了英汉翻译的魅力,同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向同学们展示了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实践性,译者既需要有严谨的态度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军训工作要求和部署,深入了解新生军训情况,鼓舞士气,传递关爱,9月13日上午,副校长孙辉、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副院长黄飞、陈巧巧、院长助理华静以及学院辅导员一行到操场看望并慰问军训教官和学院2024级全体参训新生。孙辉对参训学子在军训期间表现出的拼搏昂扬的精神风貌给予充分肯定。他鼓励参训学生通过此次难得的机会去磨砺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把军训的坚韧精神与优秀品质延续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军训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心,提升家国情怀,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图为孙辉讲话)随后,孙辉一行人向教官及学生发放了消暑饮品。(图为给学生发放消暑饮品)此次慰问活动鼓舞了全体参训学生的士气,极大地提升了训练热情,为学院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军训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扎实推进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帮助新生家长深入了解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增进家校共育意识,拉近家校距离,以家校联动共同助力学生成长,9月7日14时,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在A3博学楼N108教室举行2024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学院执行院长刘德胜、教学副院长孙立、全体辅导员及新生家长参加,会议由院长助理华静主持。会上,刘德胜致欢迎辞,对进入学院学习的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鼓励家长学会做孩子的有效沟通者、主动适应者、积极支持者,携手共护学生成长;为家长们详述了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多元化的就业方向,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参与并为孩子规划更适合的学习路径。孙立详细介绍了学院的情况,阐述了学院在培养拔尖专业人才方面的整套措施,包括专业概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成果以及毕业生去向等多个方面,他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家长携手并进,共同培育出更多既有深厚学识又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图为家长会现场)会议结束后,多位家长积极发问,就学生管理、学业发展、转专业、辅修双学位、出国留学等问题进行了提问,




为更好地了解2024级新生报到后的思想状态和适应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高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意识,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全体院领导、辅导员在新生报到之后,分批次深入新生宿舍,走访了解新生生活情况。走访期间,学院领导查看了学生宿舍的墙面、床铺、衣柜、桌椅、空调等设施,以及走廊、门禁等公共区域的安全与卫生状况。刘德胜强调:“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我们要确保学生住得安心,让家长放心!”报到当天走访时,学院领导还在宿舍与部分陪同学生报到的家长亲切交谈,认真听取了家长对学校、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图为学院领导走访新生宿舍)(图为学院领导听取新生家长意见)通过此次新生宿舍走访,学院领导老师深入了解了新生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加强了与新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为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奠定了基础。相信在学院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识学院新生们一定能够在大学里度过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创造崭新的




我们都说“教师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所散发出的庞大热情和深远影响力。然而,在这光辉的背后,是老师如火烛、如明灯般燃烧自己、点亮自己,为学生编织梦想,照亮前程的奉献精神。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的仰晶晶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以师者情怀播撒阳光,用生命之火照亮学生前程的教育人。2019年,仰晶晶成为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的一名英语教师,五年来,仰老师不仅潜心于英语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更是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精心授业 笃志育英仰老师的教学之路充满了激情和责任感。她主讲《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听说》、《英语精读》、《大学英语》以及《英汉/汉英笔译》等多门课程,几乎涵盖了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仰老师研究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充分运用成人学习原理的效果法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的语言知识与能力。 (图为仰晶晶授课)教学相辅 研赛相长在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