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89/jcjxb/_files/img/person.png)
![](/template/89/jcjxb/_files/img/browse.png)
![](/template/89/jcjxb/_files/img/time.png)
为促进英语教师之间“以老带新”、“互助互学”,2023年11月1日下午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于A1博雅楼N502会议室举行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讨活动。会议开始前,马院韩燕玉老师与英语教研室张银银、孙立老师就《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3)》两个课程组提前备好的汇报课件进行了交流和梳理。
下午15:30,课程思政集体讨论活动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是《大学英语(3)》Unit 4课程思政教学讨论。课程各模块小组组长汪昆老师、周宝航老师、李晓丹老师、徐雅静老师分别就小组讨论后形成的设计和思路进行了汇报。她们在本单元中基于 “旅游”这一话题,在各个模块中融入中国文化等思政元素,旨在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
(图为李晓丹老师汇报中)
第二个环节是《大学英语(1)》Unit 3课程思政研讨。仰晶晶、陈娜、戴娟、徐雅静四位老师分别从课文导入、泛读、精读、以及翻译的方面分享了课程思政融入案例,利用本单元“数字校园”的主题,引导学生放下手机,体验美好生活;同时通过我国网络科技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图为徐雅静老师汇报中)
第三个环节,韩燕玉老师对思政案例分享进行了总结和指导。她首先肯定了英语老师的设计,同时也指出可融合的几个思政元素,包括民族自豪感、思辨式思考、大学生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网络安全问题等。
(图为马院韩燕玉老师指导、总结)
研讨最后,孙立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强调课程思政在混合式课程中的重要性,呼吁任课教师积极创新,将课程思政和教学内容紧密融合在一起。
(图为孙立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活动有助于课程组教师之间互助助学,集思广益,共同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改革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