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下午,由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主办,蓝色天空足球社承办的2025年“信工杯”八人制足球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旨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体育参与热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吸引了来自各个学院的队伍参与。经过了为期四周的激烈角逐,最终艺术设计学院代表队脱颖而出夺得冠军,管理工程学院队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图为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本次比赛采用循环加淘汰赛制,各参赛队伍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比赛期间,各学院代表队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球场上,球员们积极拼抢、巧妙传球、精准射门,每一次进攻都极具威胁,每一次防守都全力以赴。此次“信工杯”八人制足球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团队精神的展示。各参赛队伍在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比赛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推动了足球运动在校园内的发展,激发了更多人对足球的热爱。(图为奖获球队合影)颁奖仪式上,社长章寄远对所有参赛队伍的表




5月7日由芜湖市红十字会主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承办,星星之火急救社团以及跆拳道社团负责组织策划的中国红十字会CPR+AED 急救专项培训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成功举行。在当前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类突发事件的频发,心肺复苏(CPR)技能的普及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增强师生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5月7日下午14:30-16:30在体育馆举办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专项培训活动,特邀请了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江宇老师主讲,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江宇老师专业资质完备,兼具美国心脏协会高级生命支持导师资格、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导师资质,深耕急救知识教学领域,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同时,作为芜湖蓝天救援队绳索救援特勤组成员,在复杂救援技术方面表现卓越,并持有国家应急救援员职业资格证书,其深厚的专业积淀为本次培训提供权威保障 (图为培训现场)本次培训不仅包括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重点加强了实操演练,以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关键的急救技能。培训中首先讲解了心肺复苏的




为全面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搭建学生发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近日成功举办了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比赛项目:英语创意配音和英语配乐朗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语言表达潜能。(图为学生参赛现场) 在英语创意配音环节中,参赛同学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影视片段进行再创作与配音,评审重点包括英语语音语调、情绪表达和画面同步性。现场气氛热烈,选手们妙语连珠、角色还原度高,展现了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创造力。英语配乐朗诵则侧重于学生对英文文本的理解与演绎。伴随着契合意境的背景音乐,选手们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朗诵,将文学作品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在场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图为学生配音片段)(图为学生配乐朗诵片段) 为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学院特邀英语教研室张晶玫、汪昆、洪婷、查爽等老师作为评委出席。评委老师们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语音语调、情感表达、创意创新等多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英语专业学生




为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激发科学探索精神,2025年4月30日,芜湖市咸保小学30名六年级学生走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开展“行走的课堂”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科技实践、校园探秘三大主题模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成长之旅。科技启蒙:在动手实践中播撒创新火种上午11时50分,学生们在A20“一站式”学生社区迎来实践课堂。学院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太阳能风扇”“松鼠发电机”“两轮平行车”等趣味科学实验,通过分组协作完成手工制作。当双翼滑行飞机载着彩绘梦想腾空而起时,教室里内响起阵阵欢呼,拼命扇动着的机械的翅膀,给孩子们带去新的希望和成长。“原来科学可以这么好玩!”六年级(2)班王同学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组装的太阳能小车。(图为科技启蒙环节1)(图为科技启蒙环节2)精神传承:红色家书里的信仰力量中午13时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张贤法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主题,再现革命烈士家书。看着展板上浮现的泛黄信笺,孩子们轻声诵读着“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的牵挂之情,不少学生眼眶湿润。六




2025年4月19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A38健体馆内青春激荡,第三届羽毛球单打比赛火热开赛。本次比赛以“健康、拼搏、友谊”为主题,吸引了全校近250名羽毛球爱好者参与,经过全天激烈角逐,最终男子组与女子组优胜选手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 赛况回顾:汗水与技艺交织 比赛分为男子组、女子组两个组别,采用三局两胜单场淘汰制。选手们身手敏捷,挥拍如风,轻盈的羽毛球在场地间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男子组四强赛中,两名选手连续打出十余回合的攻防对决,高远球与网前小球交替运用,引得观众席阵阵喝彩;女子组决赛则上演“逆风翻盘”,一位选手在首局失利的情况下调整战术,连扳两局摘得桂冠。裁判组全程严谨执裁,确保赛事公平有序。 (图为获奖选手)以赛聚力:校园体育精神绽放 作为学校传统体育赛事之一,羽毛球单打比赛已成为学生展现运动风采的重要舞台。场边观战的同学自发组成啦啦队,用整齐的助威声为选手加油鼓劲。许多参赛选手表示,通过比赛不仅提升了竞技水平,更结识了志同道合的球友。赛事组委会特别设置“




4月的江南,草木葱茏,湖光潋滟。为增强团队凝聚力,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4月19-20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分两条路线赴无锡、龙之梦开展为期两天的团建活动。线路一:无锡线横渡太湖觅春色 漫步长街品烟火团队首站抵达“太湖绝佳处”鼋头渚,教师们乘游船横渡太湖,登临三山仙岛,远眺灵秀帆影;游览会仙桥、大觉湾、凌霄宫。在鼋头渚最高处“鹿顶迎晖”凭栏远望,将万顷湖光与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任由微风撩动发丝,大家静静欣赏着这湖光山色,内心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震撼。傍晚,教师们在湖畔茶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经验分享与发展探讨会”,畅谈教学心得,灵感在茶香与湖风中碰撞。(图为鼋头渚和南长街)华灯初上,南长街两侧的明清建筑在暖黄灯光中勾勒出飞檐翘角的轮廓。教师们沿河而行,时而欣赏评弹表演的吴侬软语,时而用手机记录下灯笼倒映水面的梦幻画面。在夜市中,惠山泥人、锡绣等非遗摊位引得教师们频频驻足。随后,团队在百年老字号“莫宅”围炉夜话,英语教研室青年教师们以茶代酒,就“如何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




2025年4月20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在无锡中威蓝海御华大饭店举办了一次“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经验分享与发展探讨会”。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5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商AI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变革。 聚焦实践:AI教学应用成果丰硕 会议现场共同学习了《AI辅助课堂行为分析》、《智能学伴系统》等多个典型应用案例。刘树德教授指出:“AI已从简单的教学辅助转向深度赋能,未来3年自适应学习系统将覆盖多数课程。” 创新突破:混合式教学再升级 在课程设计专题中,英语教研室唐静老师展示的“AI动态分组教学法”引发热议。该模式通过实时分析学生数据,自动匹配学习小组,使项目完成效率大幅提升。并提出“技术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青年赋能:AI助力教师成长 针对青年教师群体,会议特别设置智能工具实操环节。新入职教师安培表示:“使用AI系统能帮我更加高效的完成一些作业的批改,让我能更专注于教学内容设计。” (图为研讨会合影)罗从文副院长(主持工作)表示本次会议为教育智能化




2025年4月19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教研室在无锡市方兴酒店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开展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入分析当前英语四级教学与考试现状,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副院长胡叶婷出席会议并致开场辞,全体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共同为四级教学改革献计献策。会议伊始,胡叶婷介绍了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意义,指出四级考试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检验,更是教学成效的直接体现。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各位教师能够深入交流、共同进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随后的现状分析环节中,公共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周宝航向各位教师展示了近三年来学生四级通过率的统计数据,通过图表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听力与写作部分通过率偏低的情况引发了各位教师的关注。同时,两位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听力教学中的真实感受与挑战。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分享环节中,参会教师被分为若干小组,围绕“听力训练技巧”、“阅读理解提升方法”、“写作与翻译教学策略”等主题展开讨论。各组在成果展示中提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