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搜索
学院官网
首页
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教学名师
教授风采
教坛新秀
骨干风采
教学团队风采
教学科研
教学改革
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科研成果
专利成果
学术交流
教学管理
规章制度
教学工作
招生就业
学院特色
专业介绍
风采展示
学生风采
招生工作
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
学科竞赛
创业典型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
党建工作
组织结构
党员活动
工会活动
提示信息
您的留言信息已经提交成功
学生工作
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用知识灌溉乡野 让思政启航未来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了一支“心手相牵,为爱支教”实践团,走进芜湖市湾沚区前进社区,与六一幼儿园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媛老师的带领下,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旨在提升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意识,同时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寓趣于学”,以游戏的方式宣传暑期安全知识,帮助小朋友们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同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打下基础。成员们从英语专业出发,以音乐为载体,带领小朋友们学习英文歌曲,激发小朋友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手工制作环节,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手工艺品,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图为支教活动现场)此外,双方就社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共享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未来的紧密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期推动学校教育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三下乡”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7-26
【暑期社会实践】“走进西河古镇,发现非遗,传播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青年筑梦”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青年筑梦社会实践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樊晨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西河古镇。西河古镇为江南水乡古镇,是青弋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运码头,明中期开始便是芜宣一带徽商的集散地,至今已有600多年悠久历史,仍保留着晚清的徽派风貌,现为3A级旅游景区。在这个盛载文化的土地上,实践团队通过走访实地考察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收集群众的意见并及时反映给当地政府,发挥专业特色,实现为民服务,回馈社会。(图为活动现场)初访“非遗”文化,争做传承者团队成员在当地社区负责人介绍下,重点了解了西河古镇的非遗文化,如铁画,烙画,糖画等,一个个民间艺术家热情地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展示了中华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展现了非遗的魅力。在对当地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7-26
【暑期社会实践】传承非物质文化,守护精神家园——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走进铁画”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陈玮婕的带领下前往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唤起民众对芜湖铁画的了解与兴趣,让非遗传承下去,扎深根,结硕果。志愿者们在当地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向来往的居民跟工作人员热情地派发问卷,耐心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填写问卷,其中不乏对铁画艺术有着深厚情感的老一辈人,也有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问卷内容涉及对芜湖铁画的认知、欣赏习惯、宣传改进建议等方面。一名年长的参与者在填写问卷后,与志愿者深入交谈,他提到:“铁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承载了我们芜湖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象征,希望年轻人也能继续传承下去。”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图为活动现场)此次问卷内容覆盖了芜湖铁画的知晓率、观众年龄分布、艺术形式喜好等多项指标,同时征集公众对提升铁画艺术传播的许多建议。活动不仅为芜湖铁画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铁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7-15
【暑期社会实践】共护诗画鸠兹湾,同筑百年乡村梦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薪火‘乡’传”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探索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推进乡村经济发展,7月10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薪火‘乡’传”实践团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贤法老师的带领下赶赴湾沚区花桥镇鸠兹湾,考察调研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项目,围绕该地区的新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展开深入调研,探索当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成效。(图为活动现场)调研团队先后对鸠兹湾农耕文化科普馆、稻田酒吧、“凤还巢”民宿、乡村供销社、乡村厨房、乡村会客厅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各个商业模块、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了项目的商业特色。鸠兹湾充分利用当地的乡村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尤其发挥乡村文旅的独特作用,积极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各产业融合发展,进而为乡村振兴注能。(图为调研现场)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过程、成效及面临的挑战。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与信心。他们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7-13
练内功 展风采 促成长 共进步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举行辅导员主题班会大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主题班会思想引领作用,推动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要求,于7月10日,在A1博雅楼S503会议室举办了辅导员主题班会大赛院内评比。执行院长刘德胜,院长助理华静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辅导员们各展其能,围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爱国主义教育、学法懂法等主题,精心设计班会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终,刘荣荣凭借极具感染力与互动性的展演风采,获得本次院内评比的优秀奖,她也将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图为活动现场) 本次评比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进、以赛促学的目的。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7-12
【暑期社会实践】探寻传统木榨油工艺,传承千年匠心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传承匠心”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开榨十里香,油香透半城。古香,古色,古味,天然,健康,原生态,古法榨油,传统技艺,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最早起源于唐朝的木榨油制作工艺距今已经有了一千多年历史,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为了唤起社会对传统木榨油工艺的关注和重视,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7月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传承匠心”社会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燕玉老师的带领下赴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开展以“五代传承,百年油坊”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传统木榨油技艺传承人许元诚向实践团队介绍了木榨油的制作过程,木榨油制作工艺大致分为选籽、炒籽、磨粉、蒸粉结草、包饼、踩饼、给饼上楔、撞榨出油、分缸沉淀九道工序。在以前,每道工序基本都是靠人力完成。在巨大的木榨前,师傅们齐心协力,挥动撞锤,伴随着有节奏的撞击声,金黄的油液汩汩流出,香气四溢,令人陶醉。同时,团队成员在许元诚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学习木榨油工艺。(图为活动现场)创新传承非遗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又是乡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2024-07-11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共39页 到第
页
确定